#案情回顧#2024年4月某天,在機器轟鳴聲中,T女士的左手不慎卷入高速運轉的傳送帶,被緊急送到醫院搶救,最終進行了左手截肢手術。生理的疼痛、家庭的經濟壓力,讓T女士情緒幾度崩潰,無法接受自己殘疾的事實。
2024年底,T女士想起自己購買過太平洋壽險的意外險保單,意外殘疾保額8萬元,她的內心忐忑不安:“我的左手前臂被機器絞碎,截斷了尺橈骨……這算殘疾嗎?沒有做鑒定能賠嗎?”令T女士沒想到的是,我司接到賠案申請后,結合《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》,判定已達到50%的殘疾比例,4萬元賠款當天到賬。便捷高效的理賠服務讓T女士感嘆不已,也顛覆了T女士對保險的認知:
打破認知誤區:單側肢體缺失即可觸發賠付,無需“全殘”。
資料容缺理賠:及時報案是關鍵,確認傷情符合肢體缺失情形,參照傷殘鑒定標準能判斷肢體功能喪失程度的,無需做傷殘鑒定,參照合同約定給付。
(注意:如遇復雜情形如涉及功能喪失等,仍需進行司法傷殘鑒定)
科技賦能效率:線上自助申請理賠,系統理賠智能決策助手加持,從遞交申請到結案支付短至30分鐘時間。
一、常見誤區
誤區1:「接回去就不算殘疾」
真相:保險賠付看的是功能喪失程度,而非是否保留肢體形態。若再植后仍存在關節僵硬、肌力下降、感覺缺失等永久性功能障礙,仍符合傷殘標準。
誤區2:「恢復一點功能就不能賠」
真相:傷殘等級是階梯式評定,只要殘留功能障礙達到任一等級標準即可賠付。
二、傷殘鑒定注意事項
明確目的,選擇正規機構:建議選擇經省級司法行政機關審核登記并取得《司法鑒定許可證》的司法鑒定機構。
充分準備,把握鑒定時機:收集材料如:完整病歷、X光片、CT片、MRI片及報告、檢查報告、治療記錄、身份證明、委托材料等。一般在治療結束,病情穩定后進行鑒定,建議鑒定前咨詢主治醫生意見。
積極配合,了解鑒定標準:常見的傷殘鑒定標準主要有:《人體損傷致殘程度分級》、《勞動能力鑒定》、《職工工傷與職業病致殘等級》和《人身保險傷殘評定標準》等。明確您的案件適用哪個標準至關重要。
認真審閱,保管鑒定意見:認真審閱鑒定意見書,知曉自己行使復核與重新鑒定的權利,妥善保管鑒定意見書,理解鑒定意見書的法律效力。
重視以上注意事項,能幫助您在傷殘鑒定過程中少走彎路,最大程度保障鑒定結果客觀、公正與準確,為后續您的索賠申請或維權事項奠定堅實的基礎!
三、索賠指南
索賠方式:太平洋壽險微信公眾號、“太慧賠“小程序、太平洋壽險APP、柜面辦理、聯系業務員申請等
索賠時機:傷情治療出院后
申請材料:意外事故證明、住院病歷、疾病診斷證明、身份證、轉賬銀行卡、授權書等。具體材料以條款約定為準
四、康復支持
殘疾患者生活有諸多不便,家屬應科學護理,提供康復支持:
心理護理:患者可能會感到孤獨、焦慮,甚至有輕生的想法,家屬要提供心理支持,幫助患者平衡心理、積極面對;
環境衛生:保持室內的清潔,避免噪音給患者帶來心理上的刺激;
均衡飲食:預防并發癥,選擇易消化食物,保證營養和增強機體抵抗力;
功能訓練:在專科醫生指導下,幫助患者進行持續,正確的康復訓練,提高身體協調能力和精細動作能力,幫助他們恢復日常生活技能,早日回歸社會;
當意外撕裂生活時,真正撐住我們的不僅是骨骼,更是那份未雨綢繆的保障。足額保障抗風險,建議您全面配置人身險+養老險+重疾險+醫療險+意外險。
本文來源:太平洋壽險